笛卡兒談談方法
永遠只求克服自己,而不求克服命運。只求改變自己的願望,而不求改變世間的秩序。要始終相信這一點,除了我們自己的思想,沒有一樣事情我們可以自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改善不了的,就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事,就不要去痴心妄想。這樣也就可以安分守己,心滿意足。

目前分類:Movie (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能說的秘密

這部片從開拍到上映都一直充滿著話題性,今天終於看了這部電影。說老實話,我還是感受不到男主角的演技,感覺和頭D一樣,耍帥的表情居多。還好黃秋生和桂綸美沒有讓我失望,但整部片對我來說就是這三個人撐起來的。先前看到電視宣傳的時候,周董放話:「一定讓人猜不到結局!」。結果…我還真的沒猜到,和我本來想的有點不一樣。不過在樂譜出現之後,後面就都猜得到了。如果電影看多了,就很容易看出那些老梗情節~ (以下有雷)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rek the Third (Poster)

官方網站:http://www.shrek.com/main.html 

爆笑的劇情讓我在電影院裡面笑地樂不可支~舌 (雖然不如第一集帶給我那麼多的驚喜,但還是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續集)

這集故事發生在Far Far Away王國的King Harold病危時(病危這段也挺白吃的舌),宣告Shrek和Fiona為第一順位王位繼承人,但是不適應王族生活的Shrek一心只想要回沼澤地去。從國王那得知原來還有第二順位繼承人時,當下立刻前往尋找這位Artie。而此時Prince Charming趁Shrek出遠門時,帶著一群被遺忘的壞人們(這個設定挺妙的舌)來攻佔了Far Far Away。究竟這場王位之爭會如何發展呢?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文官網日文官網電影小說

劇情簡介: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因母親過世、父親離家流浪他方,只剩下兩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哥哥以開店為目標,整天埋頭苦幹送貨的工作,為得就是答應母親照顧他唯一的妹妹;為升學煩惱的妹妹和哥哥朝夕相處之下,開始感覺到對方在內心的份量,以及那份付出不求回報的愛。兩人逐漸相互吸引,但外人的眼光與現實生活的貧困與病苦,壓得兩人情路坎坷。

*以下照例會有一些劇情~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官網:http://www.protegethemovie.com/

會去看這部片的原因,是因為預告片。從來印象中沒有看過關於毒品為主題的華語片,大多的電影當中僅提到了吸毒者的糜欄和墮落。在這部電影當中所呈現的是毒品上下游通路、販毒的風險、染上毒癮的無助、與生活的空虛。 (以下當然又會提到劇情,請確定不會影響您看戲的心情再點閱囉 ^^)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觀賞時間:3月10號

/>

其實本來不想看這部電影的,看預告的時候看不出來電影到底是什麼類型的主題。但中文片名翻成「靈異XX」,讓我下意識覺得這大概是部驚悚片吧~(我本身不愛看這類的片)不過小六剛好來台北,我先前又說過要和他一起去看部電影。當週有上映的電影就只有這部我沒看過又還有一點興趣,對於預告上面數字巧合想要傳達的事情有興趣~。看到有人說就部片其實不驚悚,於是我就決定要去看了~XD

以下還是會提到片中的部份劇情…(請想要看電影的人勿繼續閱讀)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4號去看了這部電影,老實說,歷史不好的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並沒有完全理解所有的劇情。但光是我能理解的部份,就讓我覺得沉重。劇中人物很多,除了大牌明星一定認得之外,不擅長認臉的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常常在一個角色出現時,無法辨認出他是誰,要在腦袋裡面想好久,再從對話當中去推敲出他是誰。(這樣看電影看得好累)

簡單地說,這是一部關於Edward Wilson (Matt Damon)的故事。英文的片名其實和中情局誕生沒什麼關係啦,總覺得中文片名有點誤導觀眾的嫌疑。雖然劇情和CIA成立的確有關,相信CIA成立的過程當中,一定有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剛好在這部電影裡面改編了一段發生在Edward Wilson的身上。所以…去戲院看電影,你可以看到麥特先生的臉被放大超多倍"一直""特寫"出現在妳面前喔!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Holiday
Finally I have watched one movie in this vacation. Like it pretty much, with lots of nice lines and cute contrast of attitudes about love.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個星期五要上映的電影「生日快樂」,不過還沒決定要不要去看,故事我以前就有讀過了,不過拍成電影應該蠻催淚的,剛好小花寄來這個故事的原文,就先放上來吧!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電影之後,意外的在討串裡面看到電影當中的出現的Tesla原來是交流電的發明者…但是自己卻只認識愛迪生,不明白為什麼電影當中會出現愛迪生要迫害Tesla。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解答,真是有趣呢!而且電影當中那幕用手通電也讓人很驚奇呢!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From Trailer]
Cutter: Every great magic trick consists of three acts. The first act is called "The Pledge"; The magician shows you something ordinary, but of course... it probably isn't. The second act is called "The Turn"; The magician makes his ordinary some thing d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Now if you're looking for the secret... you won't find it, that's why there's a third act called, "The Prestige"; this is the part with the twists and turns, where lives hang in the balance, and you see something shocking you've never seen before.

(中文翻譯「一開始,魔術師『以虛代實』讓你以為這是普通的東西,沒有機關或伎倆,而他會推翻自然定律讓你見到前所未見的事物。『偷天換日』是整個技法的實體,你掌握了事物,並且讓它違反規則或自然律,例如你讓它消失,然後,再讓它以不同的方式變回來,或是把它變成不同的東西,這就叫做『化腐朽為神奇』。」)

*以下會出現劇情,請還未進戲院的人勿點,會嚴重影響你看這部片的心情和想法。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蠻開心我最後還是進電影院看了首輪,本來在中秋口碑場的時候一直想看,因為都是晚場而做罷。假日去看電影的人還真不少,光是在外面排隊等著進場的人龍就轉了好幾個彎。預告片看了「Night at the Museum」、「A Good Year」、「Casino Royale(007)」。Night at the Museum的預告看起來蠻有趣的,不過007實在不吸引我。:p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6 Fri 2006 20:42
  • 醫生

本來打算去看早場的,不過一來因為要看郭董的比賽,一來則是賴床趕不上早場,最後去看了下午三點二十分那場。很久沒有踏入西門町了,總覺得那是年輕人去的地方,我在那裡出沒總顯的格格不入。果然在我踏出了捷運站之後映入眼廉80%以上的臉孔都約莫是十幾歲出頭的孩子。走到真善美的售票口買好了票,突然發現一切都沒有變耶~我上一次來這裡看的電影是「在黑暗中漫舞」,售票口還是一樣在那個位置,小小的一個,十分不顯眼。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最近很想看的一部紀錄片-「醫生」,今年的台北電影節有播映過。現在只有真善美和長春有上映,可是全票好貴喔~而且這兩間電影院離我家都有點距離,我一個人跑去看,我爸媽應該會擔心我。

其實我本來不知道這部紀錄片的,不過這期的今周刊剛好有專訪這部片的導演鍾孟宏先生,當然也有對紀錄片裡面的這個故事有所著墨。看完這篇專訪,讓我有股衝動很想要去看看這部紀錄片。我看的上一部紀錄一片是「無米樂」,雖然那群阿公阿媽的對話很可愛搞笑,但我還是哭的亂七八糟的。我想要看所謂的冷調紀錄片是什麼?抽離了煽情的鏡頭,我會比較難哭出來嗎?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ve read this novel when I was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at was my summer vacation homework. I didn't finish it on that time, because my english was poor which made me feel reading that book was more like a torture. It's more like a looking up dictionary job. However, last year I found this story will be brought to the big screen, so I reread this book again. This novel is still not easy as I remembered, which means that my english is as bad as a couple of years ago. But I tried to read through the whole story, this time I did it. This is really a story for children if comparing with Harry Potter, and it makes me wonder how can it appeal to audience besides it is the J.K. Rollings' favorite author's work. After watching this movie, I was really enjoyed in it. They really make this story vivid not only imagination in my mind.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NZ and the advanced animation technology also give this movie vigor. I like the girl who played Lucy, although I didn't love her on the first sight. Her eyes can talk, and she really knows how to act.

Comparing with Harry Potter, I enjoy Narnia more. I was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e latest movie of Harry Potter. Is it because I didn't expect on Narnia? Or is it much easier to shot a simple story than a complex one?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 wanna see this movie is because they got Reese Witherspoon in it. The story is quite simple, but it's good to spend my leisure time in the sunday afternoon while it's raining outside. :)

老實說,看完之後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笑完之後腦袋還是一片空白。(真糟~是我有問題嗎?)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ve seen this movie twice, the first time is when I was in Sweden, and the second time was yesterday when I was on the bus from Taipei to Kaohsiung. I can't help crying over and over again from the story I've already known. Maybe I was a dog in my previous life, so I have strong feeling with dogs more than any other animals.

My english is pretty poor, if you wanna know more about this movie, clike this link .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Jan 04 Wed 2006 23:10
  • NANA

NANA
這兩天,看了「NANA」和「Inital D」這兩部電影,我很慶幸我先看了頭D才看NANA,不然我想我對頭D的印象會更差吧。看過頭D動畫的人應該都十分欽佩日本人的動畫技術…真人上陣之後雖然畫面是很真實,但是演員卻把場面給破壞掉了(是誰就不要多說了),反正這篇的重點也不是這部電影。我沒有看過NANA的原著漫畫,不過在這部電影宣傳的時候就有聽看過原著的同學說,漫畫的女主角真的是依據中島美嘉所畫的,相似度100%。

拍成電影的部份劇情蠻簡單的,雖然有看到別人的影評提到導演描述故事的手法可能會讓沒看過原著的人有點混亂。我倒是覺得這是蠻標準的插敘手法,常看電影的人應該都蠻熟悉的吧。我喜歡電影當中場景所營造出來的氣氛,像是透過浴缸中的對話、707號房的窗戶來展現愛情與友情的面向。吸引我的或許是這兩位同樣名為NANA但是個性迥異的女孩吧~

照片來源:NanaGallery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Sep 26 Mon 2005 11:06
  • Crash

Crash

這個周末和小六在高雄看了這部電影,中文的片名叫做「衝擊效應」。電影圍繞著種族歧視的議題,像之前阿湯哥演過的一部電影「心靈角落」一樣,電影是由很多的支線所組成的,卻又有所關聯。每一個故事都蠻強烈和極端,看電影的時候覺得胸口好難受,越看心越緊。明明知道是電影而已,卻還是沒有辦法放鬆著心情來看,連一些刻意的笑點(我猜應該是吧,別人都笑的蠻開心的)我都覺得充滿著反諷的意味。其實自己並沒有遭遇過如此強烈歧視,但是也有些感同身受。除此之外,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有這樣的安排或是著墨。劇中的角色都認為自己活在理想的生活之中,但是到了最後卻在強烈的衝擊之下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而回歸到真實的世界當中。問問自己是活在什麼樣的世界當中呢?一個自我構築的理想中呢?還是充斥著許多非理想元素的現實?仔細想想,即使是同一個種族當中,也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社會階層創造出來的區隔,社會地位界定出來的象徵,政治鬥爭下的角色操弄,為誰建立了優越感,傷害了誰?我很喜歡那個讓人恨得牙癢癢地警察所說的台詞:"You think you know who you are. You have no idea."週遭的環境和人群逼迫著我們去改變或是妥協,現在的我是不是我所認知的我?下一刻的我還會是原來的我嗎?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米樂

前一陣子的電視廣告常常看到「翻滾吧!男孩」剪輯而成的宣導短片,最近開始常常播放的是「無米樂」所剪輯而成的短片。雖然沒有機會去看到前面那部電影,但是很幸運的卻有機會在高雄的十全看到無米樂。還記得那是研二下,大夥正在為論文忙的焦頭爛額地混戰時期。很巧地有機會拿到電影票,幾個人騎了五台摩托車殺了過去。以前高中大學雖然看了不少的電影,但是對於記錄片一直是敬而遠之的。唯一一次是看了16厘米影展,不過老實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過年輕,對於影片當中所想要表達的我不太能夠領會。但是看完了無米樂之後,對於記錄片的感覺完全改變。若是要說是什麼讓我改變了想法,最強烈的因素會是文化。往往在看國外的記錄片,因為我自己的知識學養不夠廣泛,從影片當中接受到的僅僅包含了影象和故事,但是卻少了共鳴。

R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